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招聘效率与聘用质量的招聘软件,一方面要求与主流招聘网站接口,实现招聘职位发布与管理的同步,另外一方面要与主流e-HR软件,例如SAP HCM,Peoplesoft,用友,金蝶等接口,另外不管是部署还是在线的招聘系统都希望能够与公司的OA系统接口,方便面试信息流动。
目前中国企业使用招聘管理软件的比例不高。根据我们对中国上市企业调查,大约2.5%的企业正在使用招聘管理软件,而美国企业使用招聘软件的普及程度非常高,已经高达76%。调查同时显示,中国企业85%的招聘经理,人力资源总监们希望使用招聘软件来提高企业的招聘效率,招聘的响应速度,以及企业人才库建设,面试甄选与人才评估的流程化。
目前中国企业在使用招聘软件与欧美企业有很大观念上的差异,95%的美国企业使用第三方独立软件供应商的招聘软件(包括购买软件和在线使用),而中国企业偏向自主开发或者购买软件自行部署。一方面是中国企业比较自信自己对业务流程的理解与把握,另外一方面是该类软件供应商比较少,市场上几乎很难找到合适的招聘软件。
对于一些大型IT企业选择自主开发;传统行业大型企业通常是自己定义产品及需求,然后外包给专业性的软件开发商;第三类企业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标准软件,部署在企业内部网的服务器上;第四类是在使用“在线招聘管理软件”,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“云招聘”(Cloud BasedSoftware),这类企业有越来越多的趋势!
写这篇文章的直接驱动原因是“招聘兄弟会”计划按照“众包模式”撰写一本关于招聘方面的书,帮主向我下派任务;另外,日常工作中与很多企业的HR们打交道,发现他们在选择招聘管理工具时,大多数人在这方面的知识是零碎的、不系统的,希望本文对他们有所帮助。
招聘工具是用来解决企业招聘管理业务的软件,它融合了企业招聘管理知识、软件工程以及互联网的用户交互与体验等多方面的Know-How,因此要非常专业性地选择到合适的招聘工具,还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。企业应用软件普遍存在的现象:购买看功能,吐槽是性能,骂娘是交互…
企业购买招聘管理工具一定是“业务驱动”的。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,对外部人才需求大幅增加,招聘渠道多样化,企业内部招聘团队(人员)也规模化,招聘效率需要提高,招聘进程需要管理,招聘业务内外部需要协同……这些业务驱动了企业需要一套招聘管理工具。因此,当你们在选择招聘管理系统工具时,一定先要分析自己业务管理目标是什么。
引进招聘系统工具最终的目的是改善企业招聘业务活动,提高业务管理水平。能够通过这个招聘工具获取具体的业务数据来衡量招聘管理目标。例如招聘效率是否提高?招聘成本是否降低?招聘周期是否下降等等。能否通过这个招聘工具实现我的招聘业务管理,它不只是一个工具帮助分发职位,收集简历,发发面试通知而已。
大多数企业只关注业务本身,以及招聘活动具体的业务数据,而忽略的招聘活动的“改变”。事实上,需要通过招聘工具来获取具体的数据,并衡量招聘管理的有效性,而不是让整个招聘团队处于被动应对位置。招聘工具能否帮助你获得相关的数据?当然能够帮助你直接产生数据分析报告那就更好了。
以上属于两个最基本的目标,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功能特性?
这些基本功能否帮助实现校园招聘,内部推荐,猎头招聘,一般网络招聘(广告),网络搜索(招聘人员主动搜索),内部招聘调配等业务的管理。公司在不同阶段,对招聘业务形式的依赖是不一样的,例如互联网公司对IT人才的争夺是非常激烈的,猎头招聘是常态化的,不可或缺的手段,内部推荐对于多数企业而言都是重要的招聘形式。
引进招聘系统,HR们都比较容易理解需要什么样的功能模块,这些功能模块是如何运作的,他们在选型时,对这些问题的投入时间是最多的,甚至进行试用。
人力资源部门在引进招聘系统工具最容易评估基本功能与模块,但是对一些“隐性的功能”缺乏评估与判断能力。如果说基本功能时骨架的话,那么这些隐性的、辅助性功能就是血液了。在这里,我对辅助性、隐性的功能列举一些范例:
例如Recruiters创建了一个“面试事件”(发出了一个面试通知),由于面试官或候选人的原因,这个面试不得不更改。如何更改呢?重新创建一个面试,还是用户任何一方在系统内变更自己的计划,其他方都可以实时知晓并容易确认?很显然是第二种功能,更满足需求。如果是第一种,就不得不依赖Recruiters创建很多面试,不得不进行大量线下的沟通!招聘系统如果具备第二种功能特性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软件,才是真正意义上的Engagement System(互动性系统)。
招聘系统的消息功能强大吗?通过什么方式传递给用户?这些隐形的问题都非常重要。原则上真正互联网的软件,没与各用户行为都可以获得“机器响应”,都可以通过系统消息与用户进行必要的互动。这些消息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,微信,或系统内传递给用户。
消息系统不强大的在线软件,一定很难使用起来。
衡量一款在线招聘系统成熟度,还要评估它是否是“开放性集成架构”,能否将第三方的服务/功能集成进来。例如,你选择的招聘系统能否将第三方的人才测评,背景调查,在线问卷,在线考试等等第三方服务接入进来。很显然,没有一款在下系统是“全能”的,能够开发所有的功能与服务,因此是否开放,能够快捷地接入第三方服务,是衡量一个招聘系统成熟指标之一。
Tips:大多数企业在选择招聘工具时,都会将招聘业务及业务管理的需求做简要的分析,并在EXCEL中进行分类,需要招聘工具供应商对这些业务管理功能进行“功能满足度的自我评估”。
在评估了招聘工具的功能“相对”满足之后,其次是评估“流程管理”的满足性。我们经常定义的招聘流程主要包括:需求计划,职位创建,职位分发,候选人收集,筛选,面试,测评测试,评价,聘用,聘用审核,入职。这是最基本的“端到端”的招聘活动流程。
选择招聘管理工具的理念,本质上反映管理者管理理念。优秀领导力的招聘总监是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的,这个思维的特点:
认知业务闭环,通过数据来驱动业务管理提升;
关注用户行为活跃性,改善用户体验;
不忘初心,引进系统的核心价值是什么;
主张“微进步,微改善,微创新”,不制造轰轰烈烈的事件。